上海:贵州土纸与当代绘画的碰撞
  • 新华网无人机
正文

分享至手机

上海:贵州土纸与当代绘画的碰撞

2024-01-11 08:51:27 来源:新华网

  看似质朴粗粝,实则充满野性、难以驾驭——上世纪40年代徐悲鸿发现贵州土纸并将其作为新的艺术材料大力提倡。如今在贵州土纸上创作的200多幅记录贵州时代风貌、山乡巨变的艺术画卷,正在上海海派艺术馆展出。

  正在上海展出的中国美术新体验作品展。受访者供图

  贵州土纸颇有故事。海派书画代表人物之一的徐悲鸿曾于1942年前后五次到访贵阳,举办过三次画展。在贵州期间,徐悲鸿发现贵州土纸制作工艺古朴,纸质坚韧、吸墨力强、自带底色,使画面层次更加丰富和谐,由此发起以贵州土纸创新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探索。

  两年前,“山乡巨变——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”大展项目启动。参与此次实践的美术家创作了200多幅绘于贵州土纸上的佳作。这些画作或大气磅礴、气韵浩荡,或温婉细腻、情感隽永,风格各异、情景交融,向世界展示贵州神韵。

  展览呈现200多幅绘于贵州土纸上的作品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贵州土纸的主要特点是拉力很强,不容易皱,同时它很受墨。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岳黔山说。

  “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艺术探索:它是绘画材料和艺术观念的碰撞,是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的碰撞,是跨越地域和时光的碰撞,激发出转化和创新的可能性。”艺术家肖谷告诉记者,和艺术家们惯用的宣纸相比,贵州土纸像一匹“野马”充满自然力量,给传统笔墨带来了新的意趣。

  此展览于1月9日开展,将持续至1月27日。(记者孙丽萍)

[责任编辑: 史依灵]
扫一扫

扫一扫,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

Copyright © 2000- XINHUAN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制作单位: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:新华网上海频道